学校加强疫情防控期间的大学生思政教育
2020-03-18 17:14 学生工作部 

疫情防控,既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为全面打赢这场战“疫”,学校迅即行动,主动抓住契机,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功效,守好“主阵地”;挖潜思想政治工作铸魂育人功能,全面加强大学生思政教育。

疫情爆发后,学工战线立即转入“战时状态”,102名辅导员迅速投入战“疫”,第一时间通过电话、微信、QQ等途径联系到每一位学生,针对疫情防控期间特殊情况,拓展思政工作思路、创新思政工作思路,确保学生假期学习与成长规划全面跟进不断线、学生抗疫思想引领与心理疏导全程导航“不掉线”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坚定“四个自信”

面对疫情大考,党领导人民抗“疫”的伟大实践,是生动鲜活的爱党和爱国主义实践教材,通过引导阅读、推送学习等方式,帮助学生看到,在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总体战之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看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优势。同时帮助学生认清,疫情折射出全球治理面临的新挑战及应急管理体系、公共环境治理、生态保护等方面亟需完善的诸多问题,通过正反对比,引导学生更加认清“五位一体”战略布局的合理性,加深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解,引导青年学子勇做奋斗者,不负时代使命和人民期待。

感悟“中国速度”“中国力量”的制度优势。向学生推送抗击疫情的感人故事,与学生共同感悟 “火神山、雷神山速度”“解放军千里驰援武汉”“最美白衣天使”“一省包一市”等“中国奇迹”,通过辅导员与学生一起分享、一起讨论、一起点赞,广泛宣传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中国力量,共同见证社会主义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办难事、办急事的优势。帮助学生明白这些优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集中体现,以此更加坚定学生“四个自信”。

解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要义。通过与学生共同回顾“深夜中南海的灯光”“钟南山院士疲惫的面容”“医务人员脸上深深的印痕”“封城中坚强生活的武汉人民”“自发驰援武汉的普通老百姓”等感人故事、感动瞬间,帮助学生体悟一线医护人员的执着坚守、各条战线人员的无私奉献、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团结精髓,引导学生看到面对疫情中华民族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韧性,更加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自觉做到强化道德认同、提升文化自信。

加强信息沟通和舆论引导,增强防护意识和能力

普及科学知识,畅通信息渠道,辅导员与学生点对点,做到学生每日健康盘点与科学抗疫指导全覆盖零遗漏。各学院通过致学生一封信、推送防疫漫画、开展防疫知识网上问答等方式,及时准确地传递防疫知识,提升学生防护意识与防护水平,引导学生自觉加强体育锻炼,提升身体素质,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

解毒过滤各类有害信息,加强舆论引导。针对疫情期间各类信息鱼目混珠、网络谣言不时出现的现实情况,坚持宣传与辟谣两手抓。建立畅通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学工部官方微信公众号推出“德州学院在行动”系列网络报道,及时发布疫情最新信息,报道学校抗击疫情进展动态,不回避困难和问题,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建议,及时回应学生的重大关切,保障学生的知情权;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向学生及时宣传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和疫情防控工作成效,宣传传染病防控知识和有关法律知识。目前已推送30余期,累计阅读量达八万余人次,有效增强了师生抗击疫情的“向心力”。在此基础上,各学院结合自身实际,及时做好谣言“解毒”工作,与流言赛跑、向谣言抢人,帮助学生过滤有害信息,全面做好舆情抗“疫”,帮助学生树立抗“疫”信心。

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促进心理健康

学工部发出《致湖北籍学生的一封信》,告诉学生学校是他们最坚强的后盾,教育引导学生坚定信心,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组建专业心理咨询师队伍,开通四部心理支持热线,“点对面服务”“一对一解析”,做好广大学生特别是湖北省和其他疫情重点地区学生的心理疏导,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免费开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广大师生和社会公众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学习资源。积极发挥朋辈互动功效,学校心理协会组成朋辈心理辅导志愿团队,为学生辅导服务,消除谈“疫”色变的恐慌,呵护学生心理健康。

针对疫情防控期间管理的特殊要求,加强人文关怀,拓展思政工作渠道,建立立体矩阵,多方位做好教育工作。用好网络平台,拓展“互联网+教育”,通过公众号、微博、网站、易班等新媒体平台联合发力,筑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团委制作了H5网页和微信,开展《防控疫情 我是德院人 我承诺》活动,截止目前承诺人已达17000多人;开展网上主题团日活动,组织原创诗歌、主题海报征集等活动,原创歌曲《最美的你》在“学习强国”、齐鲁壹点等平台展播。数学科学学院“给武汉力量、为中国加油”的改编歌曲学生广为传唱,师生精心录制的3部“疫”战微视频,得到直播德州、奏嘛新闻、齐鲁网、今日头条等新闻媒体的争相报道。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爱的力量——众志成城抗疫情”空中朗诵会活动,通过微信以朗诵接力的形式与大家见面,用情感、声音的力量传达爱的支持。各学院充分发挥微信公众号的作用,积极推出教育宣传内容,让学生随时随地受教育。

充分用好网络媒介,远程开展思政工作,召开“云班会”、组织“云教育”,形成线上主题班会、线下生动实践的良好机制。机电工程学院党总支联手新东方开启网络英语学习模式,学生按时微信、QQ群内打卡,辅导员、班主任监督学习效果,以虚拟班级的形式凝聚学风,做到停课不停学,隔离不隔精气神。美术学院学生党支部依托“学习强国”强国视频功能,开展“线上党员活动日”,组织全体党员学习习主席讲话及各级文件精神,过好组织生活。外国语学院开展“鸿雁传书,共克时艰”书信传情活动,同海外留学生互传书信,隔空互勉,共同增强“战疫”信心。

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在工作中唱主角,实现自我教育。纺服服装学院组织开展“以笔为援,绘抗疫力量”“情寄三行诗 致敬逆行者”“思政第一课感悟分享”等主题活动,号召学生们积极用文字、画笔致敬白衣天使,致敬最美逆行者,表达对一线英雄们的敬佩,激发爱国主义情怀和社会责任感。音乐学院号召学生们发挥专业优势,以“记录时代、讴歌英雄、鼓舞士气、中国必胜”为主旋律接力创作“抗疫”主题系列文艺作品。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鼓励学生创作抗“疫”作品,并通过“文苑传媒”微信公众号推送,通过宣传抗击疫情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事迹来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和中华美德教育,不断使学生坚定爱国的使命责任。历史与社会管理学院学生精心制作了众多抗疫相关的原创漫画、海报和短视频。美术学院发起“同心同力,齐心抗‘疫’”疫情防控主题创作作品征集活动,力争用艺术传达党中央疫情防控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传递疫情防控正能量、传播正确防控方式,为坚决遏制疫情扩散、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

加强生命健康和大爱教育,推进疫情防控

面对疫情大考,各学院借机开展生命观教育,帮助学生看到抗“疫”斗争中生命的闪光点,引导他们珍爱生命、树立责任意识,进而做到对自己的生命、学业乃至前途负责,自觉做到少出门、不聚会、带口罩、勤洗手,在抗“疫”中实现自我成长。体育学院开展了“增强身体素质,抵御病毒侵袭”居家健身倡议活动,同学们制作了居家健身指导文章、小视频等素材进行宣传分享,传播疫情防控和健身知识,通过互联网一起健身,在居家健身的过程中互相加油鼓劲儿,增强抗疫信心。

培养家庭责任,教育中注重灌输“保护好自己和家人”这一基本要求,倡导学生做好家人的防疫知识宣传、正能量传播工作,做到一个学生辐射一个家庭、带动一片社区,促进学校与家庭的交流,提升家庭对学校的认同感。机电工程学院全部班级以网络会议的形式召开“同心战疫”家校联防见面。美术学院号召同学与家人一起观看山东教育卫视推出的《新课堂——同心战“疫”特别节目》。汽车学院精心策划了“讲述战疫故事,弘扬时代精神”活动,支持学生讲述家人抗“疫”的故事。化学化工学院统计考研成绩,积极开展指导学生复试、调剂工作,为做好毕业生就业、考研工作夯实基础;并与学习困难、家族贫困学生及家长进行“线上走访”沟通,为新学期学生安心上课、踏实上学提供保障;用实际行动为学生做好事、做实事,得到了学生及家长的认可。

培养社会责任,加强大爱教育。大力宣传抗“疫”斗争中涌现出的感人故事,重点突出学生志愿者在抗“疫”一线的事迹,通过号召学生积极为抗“疫”贡献力量,引导学生建立社会责任感。校团委发起争做抗“疫”志愿者倡议,同学们或投身社区疫情防控,或力所能及捐款。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学院开展“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争做疫情防控志愿者”活动,学生党员纷纷以志愿者身份,投身家乡疫情防控战斗。音乐学院组织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在防疫前线接受考验锻炼,当好“战斗员”“宣传员”“保障员”,把初心和使命落实到组织交付的各项任务中;“德院之声”志愿服务团队的青年学生们积极投身家乡防控一线,主动将个人的“小我”融入到祖国、人民的“大我”之中。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组织同学们阅读一线医护人员的家书,感悟时代责任。政法学院以“最美校友蒋玉朋,连续20天奋战‘疫’线”为主题进行职业精神教育。医药与护理学院学院组织每位同学认真搜索阅读抗疫期间钟南山、李兰娟院士等科学家的相关新闻报道和一线医护工作者的感人事迹;护理专业的同学阅读学习了澎湃新闻网系列特稿《护士抗疫微日记》;制药专业的同学搜索阅读了关于新冠肺炎药物研发的相关新闻;同学们结合自己所学专业进行了深入思考,提交了深刻的心得体会,激发了职业认同感与自豪感。

打牢纪律意识。疫情期间严格的管理措施给生活带来了不便,部分学生思想难免会“开小差”。对此,各学院积极宣传法律常识,重申校纪校规,并用好反面案例,为学生讲明“底线”、画出“红线”、指出“高压线”。全校258名班主通过腾讯会议、QQ、钉钉等网络平台,为531个班级、24103名同学召开“云班会”;引导同学们坚定信心、科学防护,坚决服从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安排,充分认识到“不离家不返校”的纪律要求,严格遵守所在地政府规定,积极配合疾控等部门工作,为战“疫”贡献力量。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