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市长董绍辉来校检查指导防疫工作并进行调研
2020-03-25 16:54 宣传部 

3月24日上午,德州市副市长董绍辉带领市政府副秘书长耿明,市教育和体育局局长张书鹏,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何连生,市教育和体育局副局长王学东,市人才服务中心主任尚健来校检查指导疫情防控工作并进行调研。校党委书记车滨、校长赵胜村,副校长迟沂军、李永平、张存峰、徐静参加。

董绍辉一行先后到学校门岗、医务中心、餐厅等重点部位进行现场检查督导,实地指导安全防控落实、防疫物品配备等工作。在厚德楼第七会议室,车滨、赵胜村汇报了学校疫情防控措施及开学准备工作,表示学校将进一步加强教职员工的疫情应急处置能力,根据实战化的要求,进一步抓好摸底排查,完善细化应急预案、工作方案,筑牢疫情防控安全网,全面完成开学核验工作任务,为开学做好全面准备。董绍辉对学校防控工作取得的成效给予充分肯定。他说,德州学院疫情防控工作认识高、安排早,组织严密,科学防控、精准施策,工作扎实有效。他要求,要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从严从实完成各项防控任务。要防松懈、防麻痹、防厌战、防疏漏,按照防早、防前原则,把疫情封堵在校园以外,切实守好校园一片净土。要坚持把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同舟共济打赢疫情防控总体战阻击战。

座谈会上,与会人员围绕校地协同、校城融合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

车滨对德州市委、市政府长期以来对德州学院发展给予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他从学校发展历史、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服务地方等方面简要介绍了学校事业发展情况。他表示,德州学院发展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指导和支持。城市与大学是共存共荣关系,一所大学只有融入并服务一座城市才有发展根基,同样一座城市推进好大学建设才会更有发展活力。大学是知识、人才的聚集之地,同时也是年轻化、高素质、创造性专业人才和未来各类干部的培养基地,极具活力和发展潜力。德州学院有责任、有义务融入地方发展、服务地方发展,同时在融合中提升学校实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校城共赢。他希望市委、市政府一如既往地支持学校,共同搭建多维度合作共建平台,以更实举措推动校地协同、校城融合。学校将进一步加强与地方联系,精准对接实际需求,为德州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赵胜村表示,德州学院生在德州、长在德州、属于德州,必将依靠德州、服务德州、融入德州。为此,学校确立了根植德州、面向山东、服务京津冀的工作目标,把服务地方作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学校围绕德州市现代产业集群,加大科技协同创新,依托现有重点实验室、博士工作站等平台,与各县市区及部分行业、大中型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有效推动了产学研紧密结合。学校还主动开展社会咨询、地方文化研究,成立“乡村振兴研究院”“医养健康研究院”“地方文献研究中心”等多个机构,制定实施了服务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和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方案,有力推动了服务地方工作。下一步,学校将继续在人才培养培训、科技成果转化等各方面找好结合点、切入点,不断推进校城融合取得新突破。

董绍辉对德州学院事业发展取得的成绩给予高度评价。他说,作为德州市唯一一所公办本科高校,德州学院为德州市的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历届市委、市政府都高度重视学校的发展。他表示,要确立德州学院的历史地位和在城市未来发展中的定位。城市发展的关键是人才,人才要靠培养,拥有大学就拥有了未来,就具有了核心竞争力。多年来,德州学院为德州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各类专门人才,作出了巨大贡献,全市人民和市委、市政府对德州学院寄予厚望,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德州学院的建设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德州学院发展使命光荣,任务艰巨。

他表示,要进一步加强地校深度交流合作,共同为德州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人文环境、科技环境、人才环境。要建立定期沟通协调机制,坚持问题导向,积极拓展对接合作领域。要加强人才、学科、科研等多领域共建,探索项目化运作模式,建立更紧密的、互惠共赢的校地合作关系,实现优势互补、密切协作,共同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学校办公室、人事处、发展规划处、合作发展处负责人参加活动。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