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推进“硕士点”建设】纺服学院:开拓进取 稳步推进纺织科学与工程学位点立项建设
2019-04-01 10:14 纺服学院 

学位授权点基本情况

目前建设有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纺织工程三个学科方向。科研方向既瞄准前沿的纺织材料、织物改性等研究与应用,也包括纺织新技术、纺织品设计、服装创新设计等应用研究,呈现高分子材料、纺织、服装、印染、化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2017年与青岛大学、恒丰集团联合建立“十三五”首批山东省研究生教育联合培养基地。目前专任教师共有30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5人,博士8人,35岁以下教师4人,6人为兼职硕士生导师。近5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3项,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1项,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指导项目6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三大检索收录论文8篇;出版专著8部;省部级获奖3项。纺织服装实验中心是山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面积5600余平米,设备资产总值约1500余万元,共1100台、套,能满足培养硕士研究生的需要。

努力推进“硕士点”建设工作

一、学科特色

纺织服装专业强、学科弱,因此纺织服装学科是以专业为龙头,以特色专业带动学科的发展。深入研究全国各高校纺织学科特色,根据纺织服装学科特点,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在服装材料、天然染色和功能纺织品研发为学科特色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学科方向和团队。

二、学科队伍

主要措施:一是围绕学科研究方向,分析全国相关博士点每年招生和毕业生基本情况,以老家为德州籍及周边地区为主进行引进,分别赴东华大学、天津工业大学、江南大学等学校与博士面对面交流,并充分利用网络如各学校博士群等进行宣传,与有意向的博士积极交流与沟通,引进博士3-11人;二是加大对现有教师的培养力度,继续开展教师专业技术培训,提升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技术水平;推进教师能力拓展工作,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促进业务水平的整体提升。三是落实教师下企业制度,选派3名教师赴企业锻炼,鼓励教师考取专业技师,培养“双师双能型”教师。通过外引内培,形成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学科专长结构以及专业技术职务结构较为合理的学科团队,各学科方向成员保持10人左右。

三、人才培养

加强与青岛大学和德州恒丰集团合作,联合培养学术硕士研究生,争取指导研究生零的突破;积极引导本科生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鼓励本科生参加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

四、科学研究

进一步提升教师科研能力,特别是博士教师与企业合作研发项目等工作,寻求科研突破点;以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性课题为抓手,打好基础;以新引进的博士为主要力量申报并承担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2-5项,大力提升纵横向科研经费总量,积极申报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2-5名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积极主办或承办国内外学术会议1次,通过学科全额资助,推荐1-2名在校本科生参加国内学术交流。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