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学校“放管服”改革工作部署,教务处坚持以问题为导向, 对工作职能、规章制度、工作流程进行全面梳理,认真研究各教学单位和师生反映的每一项热点、难点问题。学期初教务处采取了两项措施,一是教务例会次数减少50%。二是其他临时性工作每周一统一发布。根据学校“放管服”改革要求,教务处“放管服”工作共涉及简政放权、信息化、经费动态管控三大类26项和制度废改立26条。
简政放权 高效服务
权责清晰、管理高效。进一步明确学校和各教学单位教学管理职责,简政放权、重心下移,进一步加大各教学单位的教学管理自主权,充分发挥教学单位教学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共涉及16项,分别是校教改、协同育人,省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及生物制药专业群项目项目管理,教学检查,教学效果评价,教学计划任务落实、排课、选课,双专业、双学位,调停课管理,考研工作,期末考试工作,课堂平时作业,教学工作量统计核对,学生请销假,成绩清查,毕业资格,火车优惠卡,学籍异动,学生转专业。
简化流程,信息化办公。进一步规范程序,简化流程,借助智慧校园让数据多跑路,让师生少跑腿,取消纸质材料,优化审批流程、实现教务教学管理信息化。共涉及7项,分别是学分制选课学分统计、核对,实习,校级实践教学基地申请,教研成果录入,外聘教授,毕业生成绩单,考试违纪处理。
规范制度,动态管控。为了加强项目经费支出预算管理,提高项目资金使用效率,项目经费使用实施项目负责人负责制。共涉及3项,分别是教材经费,校教改、协同育人项目、省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经费,实习经费。
制度“废改立”。根据全国教育大会及“新时代高教40条文件精神,认真梳理并开展规章制度的“废、改、立”工作。共26条,其中废6条 ,改18条 ,立2条。
科学论证扎实推进
为使教务处“放管服”改革工作有序高效推进,教务处做了大量的工作,一是由处长、副处长带队分组多次到各教学单位进行广泛而深入的专题调研,听取各单位、师生的意见和建议。3月4日—6日召开了专题会议,围绕如何“简政放权,管导结合,优化服务”进行了大讨论,对教务处“放管服”内容反复研讨,并进行了科学论证,提出了教务处“放管服”工作初步实施方案。二是根据2019年第6次校长办公会会议精神和各教学单位的意见和建议,教务处于3月26日召开了专题会议,对教务处“放管服”工作进一步进行了分析和论证,并对涉及的每一项工作进行了实化、细化、深化,制定了工作台账,明确了放、管、服的具体内容,工作计划时间节点和具体保障措施。三是根据学校“放管服”改革要求,教务处要求涉及改革的每项工作具备下放条件的立即下放,不具备条件的经业务培训和指导,与各教学单位做好工作对接后再下放,确保每一项工作在4月底完成。四是抓好制度“废改立”, 列出任务清单,明确了拟新立、修订的文件目录及每个文件的完成时限。
下一步教务处将在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改革意识和创新意识,让“放”放得下,让“管”拿得起,让“服”舍得给,用不折不扣的行动抓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