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学校“放管服”改革要求,推动学校综合改革不断深入,财务处、资产管理处、实验管理中心按照学校要求,分别召开部门全体会议,在广泛征求各单位及师生意见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师生关心的每一项热点、难点问题,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对工作职能、规章制度、工作流程、管理办法等进行全面梳理,制定有效措施,列出任务清单,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
加强制度建设,推进“废改立”
财务处本着服务学校发展和教学科研业务的宗旨,深入各单位了解对财务服务需求,结合高校财务和内部控制的要求,提高原始凭证的双签额度,简化学校各类经费的审签程序,正在修订《德州学院财务报销管理办法》,起草二级单位包干经费管理办法、经费绩效考核管理办法等,推进“放管服”深化改革。
资产处针对场地、房屋等临时性有偿服务相关规定过时问题,出台了新的《德州学院场地、房屋临时性有偿服务暂行管理办法》,简化流程,提高时效。正在起草出台《采购需求编制管理办法和政府采购履约验收管理办法》,规范相关流程,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实验管理中心对本部门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认真梳理,结合上级规定和广大教师诉求,决定废止《德州学院教学实验维持费管理办法(试行)》,实验费划拨各学院部分,由院部按照包干经费执行,其他部分按学校财务规定办理。实验管理中心正在修订《德州学院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办法》《德州学院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管理办法(试行)》《德州学院自制实验仪器设备管理办法(试行)》《德州学院实验技术项目立项及成果奖励办法(试行)》《德州学院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效益评价办法(试行)》,简化程序并增加应用性项目内容。
简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财务处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服务效率。一是推行网上预约报销。线上填写报销业务,实现自助投单,日常报销业务即投即走,最大限度的节约在财务报销前台排队等候的时间,达到“无等候”和“一次”报销。二是开通网上预算申报功能,进一步完善智慧校园的财务服务功能。三是开通财务服务微信公众号,以浅显易懂的方式及时推送各类财务制度及师生关心的事项,师生关注后可实现全部财务查询。
资产处将资产处置次数由每年1次增加为每年2次,每年6月份、11月份分两次做好待报废物资审核、上会、报批、处置工作;资产处将待报废资产申报由原来集中申报变更为随时提交;进一步放宽资产使用单位资产管理员操作权限。按照财政厅要求项目,制定年度资产报告固定样式,减少各单位工作负担。二级单位内资产变动(地点、使用人等)由本单位资产管理员系统内自主变动并提交,资产管理处进行网上审核。探索物资设备周转难题的解决办法,缓解急需物资设备需求与政府采购要求不匹配的问题;加大闲置资产调剂力度,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实验管理中心对本部门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认真梳理,结合上级规定和广大教师诉求,列出了任务清单。学习兄弟院校先进经验,建立专兼职实验技术队伍,拿出调研意见建议。实验管理中心正会同人事处、教务处共同研究相应的办法,完善兼职老师待遇,对教师实验技术工作量同教师教学工作量通盘考虑。进一步强化实验室安全管理,修订《德州学院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把实验室安全责任书等内容纳入安全管理办法。对危化品管理、危险废弃物处理、实验室准入等内容单独出台办法,提升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和实验室管理服务效率及质量。借助智慧校园网上办事大厅,实现从设备维修网上申请直接到维修管理人员的快捷流程,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工作效率。
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质量
财务处在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基础上,以学校发展和师生需求为导向,以信息化技术为手段,创新财务服务模式和方法,提升财务服务能力和水平。在加强政治学习的基础上巩固业务,积极组织人员参加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的职业素养与专业技能,转变服务观念,完善财务服务功能。全面落实财务服务承诺,完善财务文化建设。让每一位财务工作人员把全心全意为师生员工服务变为潜意识;推行一次性告知和首问负责制,做到语言举止文明,热情跟踪服务。在去年编印的《报销手册》的基础上提炼要点、解释难点,为师生提供更加简明实用的电子版财务手册。建立财务联络员微信群,对各单位遇到的各类财务问题及时回复和解决。每年组织3—5次财务联络员培训,宣传财务制度与相关政策,为所在单位管好、用好各类经费起到指导、参谋和监督作用,做到合理合法花钱,规范快捷报销。
资产管理处着力探索如何深入服务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进行了全面梳理,列出了任务清单,通过提高业务水平,提升规范化服务能力;搭建业务学习交流平台,加强交流沟通,设立了“德州学院招标采购工作交流群”“德州学院资产管理群”,管理员有问必答,针对相关业务问题,采取推送法规制度、案例的方法,提高业务能力和水平。强化工作台账制度,狠抓落实,每项工作落实到具体人,立说立行;进一步提高站位,牢固主人翁意识,增强担当意识,提高执行能力和落实能力。
实验管理中心进一步加大平台开放力度,进一步简化实训室、计算机中心使用申请流程,开放网络预约功能。根据科技文化竞赛安排,实现组织、比赛、评审电子化办公,实时更新比赛时间安排和进度。根据学科竞赛的时间,分别对相关专业集中开放、自由上机,全力为教学服务。由学校设立共享基金,补贴无经费人员测试,通过智慧校园系统和财务对接,测试人员可网上申请,基金补贴直接进入个人账户,测试组直接扣减,补贴测试人员。